让商业变得更智能

产品创新,你得遵守这个原则
APP产品开发

全文2700字,需7分钟,7分钟你将了解:

1、什么是『熟悉的新奇感』

2、产品创新方法论

〖 前言 〗

如果你刷抖音,你一定在抖音上看到过答案茶,还有海底捞的各种网红吃法。

如果常去KFC、麦当劳、必胜客等快餐,不难发现,他们每段都会出新品。

如果你看综艺节目,你肯定知道歌手、中国有嘻哈、火星情报局等。

如果你打王者荣耀、英雄联盟游戏,会发现隔段时间就会更新版本(新英雄、新属性、新时装)

........

 

还记得健力宝、大宝SOD密吗?

还记得天涯、猫扑吗?

这些长期不创新的产品,是不是已经被你逐渐淡忘了?

 

上述新、老产品的成功或失败,其实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件事:


 

PF(Parapsychology Foundation)等国际顶级研究机构,都进行了对“novelty=新奇感”的研究,不论从商业、记忆、历史等方向研究,得出的结论都指向“人类喜欢新奇的事物”。

所以,我们只需要不断更新产品、不断创新就能刺激用户的体验欲望吗?

那可口可乐咖啡味饮料、高露洁牛肉宽面条、谷歌眼镜等产品都做了创新,为什么没有成功呢?

其实,这些产品在做创新时少考虑了一件事:

熟悉感


 

一个产品通过创新刺激用户得遵守一个原则:


 

 

那我们再来看看文首所谈案例

“熟悉的新奇感”其实与旅游行业的底层原理相似:

人类喜欢熟悉且新奇的事物

旅游,满足用户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,体验新的美景、新的食物、新的生活方式。

但是如果携程给你推一条“博茨瓦纳”旅行信息,你完全不了解,就算文案多么深刻,图片多么绚丽,都不会马上触动你,因为你对这个地方完全不了解,会让你产生“对未知的恐惧”

ps:人类恐惧未知的事物,保险行业就是遵循这个底层原理,满足人类,提供确定性和安全感。

后续会持续开题,详细谈谈关于各类人性底层原理的商业行为。

所以,你会选择的旅行目的地,不论是从哪个信息源(音乐、电影、文章、媒体、社群等),至少让你对目的地具备一定的了解。

 


那问题来了,如何掌握“熟悉的新奇感”,完成产品创新?

我整理2个心法,供你参考:

一、框定熟悉感

1、框定场景

目标用户对这个“场景”熟悉感的强弱度如何?

会不会因为完全熟悉,无法刺激用户的体验欲望?

会不会因为完全陌生,需要花大量时间来培养用户习惯?

场景熟悉感弱:

下午茶“场景”源于英国,我国是没有下午茶这个概念。

虽然有商业刺激(外卖平台下午茶品类加多)和文娱内容(电视剧、音乐中对于下午茶的呈现)

但下午茶这个场景中,相关产品的体量并不大,2/3/4线城市尤为明显。

所以如果一个蛋糕店,针对下午茶这个场景,做产品创新,其性价比肯定不高。

 

外卖行业初期,大多数用户对“点外卖”这个场景是不那么熟悉的。

所以饿了么和美团最开始打的是大学生市场(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),包括后来资本的介入,大量的补贴来培养白领用户,外卖场景才逐渐被大多数人熟悉起来。

 

场景熟悉感强:

KFC和麦当劳在早餐中推出粥、油条、卷饼、春卷等产品。

因为这些都为中式早餐中非常常见的产品,再基于品牌加持,自然就很容被用户接受。

 

比如现在国内最近火爆的综艺“偶像练习生”,他的主线逻辑就是养成类选秀。

与快男、快女的逻辑一样,所以用户是非常熟悉的,观看门槛也较低。

 

2、框定场景

目标用户对这个“产品”熟悉度的强弱如何?

会不会因为完全熟悉,无法刺激用户的体验欲望?

会不会因为完全陌生,需要花大量时间来培养用户习惯?

产品熟悉感弱:

拿爱奇艺的三款综艺来说,《嘻哈》《街舞团》《机器人》

普通用户能分别评判节目中如下内容

Rap:押韵、节奏、好看

街舞:节奏、好看

机器人:好看

所以,三个综艺的主要元素在大众的认知范围内:

rap>街舞>机器人。

对于元素的了解程度,是让用户沉浸其中的核心指标。

所以,抛开其他因素(明星、剪辑等),《机器人争霸》定位的目标受众自然就低于其他两个节目。

产品熟悉感强:

小米之家,在小米出售产品中不难发现,不论是路由器、插线板、旅行箱等等,基本是市场中用户熟悉的产品类型,所以不需要再去培养用户习惯。

 

欧丽薇兰橄榄油,橄榄油是市场熟悉的品类,橄榄油还有“健康”属性,所以用户对产品概念熟悉,不需再培养市场。

所以欧丽薇兰基于熟悉感,通过品牌营销(谢霆锋加持中高端品牌属性)+市场营销(逢年过节的礼品),从而获取了市场成功。

 

二、建立新奇感

1、更新产品“感觉”

这里指,产品本质功能不变,利用外部因素(广告语、包装、场景、用户等),使产品产生“新奇感”。

 

广告语


加多宝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广告语,传达不同的感觉,从而赋予产品“新奇感”

正宗好凉茶,正宗好声音(传达加多宝为正宗,XX吉不正宗的感觉)

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,改名加多宝(传达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的感觉)

对不起系列(传达加多宝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形象,引发人同情弱者的本性)

 

包装


可口可乐的“歌词瓶”和“城市套罐”,都将外部感觉(歌词的情绪、城市调性)赋予给可口可乐。

使用户看到产品包装时候,引发“新奇感”。

场景


比如《喜茶》将北京分店开在三里屯,将三里屯的时尚、潮流等元素,反赋能给“喜茶”品牌。

所以,被这三里屯和喜茶两个品牌同时曝光的用户,可能觉得喝“喜茶”时间很“潮”的事。

 

用户


找到“特殊”用户,促进连带效应。

比如supreme,年轻潮牌。

被我国引爆源于“中国有嘻哈”,基于“中国有嘻哈”的流量,大批用户看到很多玩嘻哈的人(明星、rap)都穿这个牌子。

会产生一种感觉:穿supreme,才是最能代表顶级潮流。

 

文中,我仅讲了四个战略(广告语、包装、场景、用户),近期会写一篇深度分析,将更多战略和方法分享给你。

如果你感兴趣,请关注公众号李写(lixie2061)

2、创新产品“功能”

这里指,产品本质功更新(基于用户的痛点、爽点、痒点),使产品产生“新奇感”。

 

零度可乐、减脂雪碧。

解决喝可乐的人怕影响身体健康的“痛点”

 

小米插线板,将插线板中加入USB插孔功能。

解决大排插不好看,小排查插孔不够用的“痛点”

 

《偶像练习生》,在大家都了解的选秀模式中,更替最主要的元素(路人替换成练习生)

解决选秀节目整体质量较差,用户观感不强的“痛点”

 

抖音,区别于之前的快手、内涵段子,极大简化用户操作,且重视用户的“好看”(智能推送、内容演绎等)

让用户在用抖音的时候,特别的爽,从而沉浸其中,为用户制造“爽点

 

足迹,电影照片,每个人都能拍出像电影大片一样的照片,这样就是让拍照时,满足用户自我拍照能力体现的一个“痒点

 

结语


1、什么是『熟悉的新奇感』

2、产品创新方法论

相信读完此文,你对于如何通过产品迭代来刺激用户有了一定的了解。

APP产品开发